春到河畔在新加坡迈入了第31届,对在这里过年的人来说,实在是一个好去处。

      入夜的滨海湾浮动舞台,以鸡年为主题的各式各样的璀璨灯组和大型的财神爷灯饰,在攒动的人头中闪亮。从华族传统手工艺、戏曲、绘画、猜谜,到美食街,再到游乐设施及嘉年华,全都在游客和拍客的镜头中定格。烟花、焰火、雄鸡鸣春,人们争抢着财神爷播撒的金箔,河畔处处可谓生机勃勃。这里,谁是幸运儿呢?

      看! 骑在爸爸脖颈上的孩子是幸运儿,没人遮挡视线;站在大舞台上,跟张志贤副总理、陈振声部长及各位知名人士为活动揭幕的孩童们是幸运儿,他们每人手里都拿着一只小鸡,一定是前世修来的福;游乐场里的孩童们是幸运儿,投球、碰碰船、滚筒等各式各样有趣的游戏目不暇接,孩子们流连忘返。在套圈处驻足多次,拍摄良久,常拍到一桶桶红色的圆环被扔出后,从瓶口处叮当作响地跳出来,套中的概率很低很低。终于,西山小学的一个小女孩随手扔出一个圆环歪打正着套上了瓶口,她捧着中奖得来的米老鼠大玩偶,笑得合不拢嘴;女皇镇小学的林家乐同学现场道出了新年的愿望;群立小学一年级的印度族男孩Rochan受邀当了一回小记者,面对镜头勇敢又可爱

       在《当我们同在一起欢庆——新加坡的各大传统节日》灯展前导览的中学生们是幸运儿,他们分别来自公教中学、中正中学总校、立化中学、新加坡女子学校和圣尼格拉女校。当副总理、部长和议员大人以及周围的观众们侧耳聆听同学们的导览之后,中正总校的王雅雯同学激动地说:“我很开心,也有一点紧张,这是一次难得的机会,很锻炼人!”此外,来自莱佛士书院的沈沁和海星中学的姚杰翔(Charlesyao.wordpress.com)受小记者网之邀进行了采访,这两位从前的小小记者,在本地出生长大,如今已是青出于蓝胜于蓝,做起事来雷厉风行有板有眼,值得表扬。

       瞧! 跟孙子孙女一起做旋转火车的老人,笑得多开心啊!连那些坐在轮椅上的老人被孝子贤孙推着出来观光,比那些独自在家面对着四面墙的孤寡老人幸运多了;在福禄寿灯组前,一位余姓女士推着已过百岁生日的老母亲,老人偶尔抬起手指着灯饰,与女儿交谈,让周围的人羡煞不已,长命百岁一直是人们的切切心愿,活到这把年纪还神清气爽,绝对是幸运儿!

      春到河畔只在农历新年这几天举行,外国的游客也开心。有一对来自英格兰北部的Paul和Joanne夫妇说今年是他们25周年的结婚纪念日,25年前他们第一次来新加坡,这回特地再来庆祝,能够赶上这么有文化气氛的活动,他们觉得很幸运很有意义。

      中国重庆文化委员会的张颖女士也是这次来新加坡演出的副领队,在节目开始前,认出了坐在第一排的陈晓东大使伉俪,前去合影。猜猜,谁为他们拍摄的合影?是肖江华文化参赞噢!

      能近距离欣赏到中国重庆杂技团、歌舞团和台湾文化大学的精彩表演以及本地艺人的说弹逗唱的男女老少都是幸运的。坐在椅子上,看一部“点燃新加坡精神”的历史短片,欣赏着文艺节目,再看几位观众上台玩“抢椅子”游戏,体验与杂技演员互动的乐趣。这时候,台前幕后的演员们忍受着辛苦和闷热,义工们和保安人员时刻紧绷着神经指挥着现场,他们甚至没空吃年夜饭,只是吃一包盒饭充饥,处处都以观众为先。遗憾的是,有些观众不珍惜这幸运的机会,节目正在进行中,他们就大摇大摆地在舞台前走来走去,此举不仅影响了台上演员们的心情,也遮挡了台下观众们的视线,让人对新加坡观众的文明程度大打折扣,实在不应该。笔者真想提个醒: 所有中途退场的观众,请在节目换场的空当儿从后面绕行!如果最后一排的椅子不占位,留一条小小的通道,形成规矩,一切会不会迎刃而解呢?

      春到河畔活动一连举行十天,每天下午两点到晚上十点,从大年三十的前一天晚上一直热闹到农历初八。它是由新加坡宗乡会馆联合总会、新加坡报业控股、新加坡中华总商会、新加坡旅游局及人民协会联办的。

      主办方的负责人之一方百成先生说:“感谢观众,感谢来自中国重庆台湾和本地所有的演员,所有的团体。还有,每一个晚上有那么多人来到这里,那就是我们最高兴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