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启发学生开拓与思考中华文化古籍中的教育智慧,作家戴凯以独特的视角,创作了品德儿歌故事《亲子共学弟子规》大书,来诠释和补充清代李毓秀所著的《弟子规》小册子,并给现代的家长和学生提出具体的学习指导。
《亲子共学弟子规》 一书本身是一本文学原创,在新加坡出版发行,售价88元。作者以独特七言韵律现代儿歌写了上百个故事,来解读弟子规的来龙去脉,提醒读者知其意明其理,用在生活中。该书承蒙中国千人专家学者周萱女士作序,并协助部分漫画。
为了避免盗版欺凌,作者戴凯女士结合自己21年海外华文教学经验,特别为学习《弟子规》小册子的学生,编写了A、B、C三本配套学习教材, A4大字,助华族学前儿童和世界任何年龄想学习汉语想了解中文文化的人来学习轻松有趣打好拼音汉字华文基础;让中小学生传承文化好品德,轻松学会1080个字;还是母语非华语的成年人了解中华文化的趣味读本。这三本学习教材版权读书属于新加坡小记者出版机构,《亲子共学弟子规》A、B、C 教材不外卖,只赠送给购买正版图书的读者。
新加坡促销期间,购买正版图书获赠A、B、C 三本学习教材,购书者也将获赠一节现场共学课或者网络共学课,好书不宜错过!
作者戴凯女士是新加坡小记者网主编,教育部注册华文培训导师,她毕业于东北大学,拥有中国国务院专家鉴定颁发的海外华文教师资格证,以及新加坡人力资源管理文凭,她在新加坡有21年华文补习和多所政府学校整班教学经验,兼具18年记者采访写作经验。她的处女作是长篇小说《百合》。
书籍首发词、作者自序集目录节选如下:
首发: 愿与家长、老师和社会各界的朋友们携手共进,去陶冶一代能汲取文化之根的孩童。
中华启蒙《弟子规》,
原名叫做《训蒙文》。
相传清代秀才编,
作者姓名李毓秀。
《论语》学而为总纲,
参考大小戴《礼记》。
朱熹的《童蒙须知》,
概括提炼加总结。
三字一句成儿歌,
儿童启蒙有规矩。
品德修养排前位,
智育修养尽余力。
不仅儿童能获益,
成人读后亦反思。
秘传教本几百年,
堪称“儿童道德经”。
它的版本真不少,
本地也有好几种。
校园漫画弟子规,
传承经典有智慧。
我们解读弟子规,
带领家长来共学。
核心教育之根本,
家长要有章可循。
狮城华人占多数,
东方文化聚宝地。
少数依然留传统,
多数未知弟子规。
中国把它做教材,
课外学习必读本。
其他国家怎么看,
十有八九不学它。
不是因为它不好,
而是理解太困难。
好比非洲无鞋子,
皆因不知其奥密。
字里行间变化多,
词不达意闹误会。
了解文化要识字,
识字才懂其意思。
自古儿童学经典,
又从经典学汉字。
由浅入深循序进,
兼收并蓄集大成。
时有今古之差异,
心同手同办法同。
发挥自我真性情,
民族心灵字传承。
文字习得有规律,
书中之魂会说话。
探寻聆听学章法,
古为今用善取舍。
互相理解多重要,
稍不注意成歧视。
西瓜鸡腿葡萄汁,
能起争端与打架。
亲子共学弟子规,
童谣儿歌小故事.
简单易懂开视野,
深入浅出学文化。
不以教条去复古,
却要发挥真性情。
愿以睿智通千古,
踏踏实实立大志。
亲子共学弟子规,
重在共学与亲子。
倘若家长能坚持,
孩童受益一辈子。
本书共有七大章,
每章各有小故事。
道理藏在文字中,
启蒙要靠真行动。
带娃来当小记者,
亲子共学弟子规。
基础教育做到位,
德才兼备好儿童。
万丈高楼平地起,
盘龙卧虎高山齐。
妻贤子孝家和睦,
时空流转日月辉。
作者自序:
我虽出生在中国,
儿时未学弟子规。
飘洋过海来狮城,
有缘阅读弟子规。
一读便觉它可爱,
简明扼要易传诵。
二读剪辑小短片,
推荐给儿与学生。
三读心中有问题,
为何不像三字经?
字里行间没人物,
当中许多勿勿勿。
勿缓勿懒勿擅为,
这话说得完全对。
勿践阈和勿摇髀,
小孩谁愿被束缚。
四读发现有局限,
光有规矩不具体。
当中随便挑一句,
都得耐心来解释。
五读思考泛爱众,
为何没有爱自己?
鸡蛋里面挑骨头,
瑕疵难掩璞玉心。
六读认定它浅显,
容易理解容易记。
道理简单意境深,
或称人生第一规。
七读研学古人训,
孔门四科首德行。
放眼传统与当下,
修学次序大不同。
五千年来教育经,
阅后不由恍然悟。
古人经验早已有,
后悔没能早参阅。
揣摩古人之规矩,
理解万岁须思辨。
扬长避短待消化,
结合当下去运用。
我有一子名刁正,
从小勤学大有成。
工作忙碌不见影,
现代青年尚自由。
如今之我回头看,
当初不听老人言。
独在异乡常反思,
离家太远难尽孝。
年少不知父母恩,
半生糊涂半生人。
父母在时有来处,
父母去后剩归途。
父母给予不求取,
深恩之重泣苍天。
懵懵懂懂刚明白,
教儿孝顺要尽早。
我在本地教华语,
一晃就是二十年。
间中出国一本书,
曾给报社当记者。
亦到学校教整班,
演讲写作小记者。
足迹遍布各角落,
加倍珍惜与努力。
冠病疫情来狮城,
深居简出不出门。
闲暇无事看新闻,
藤条大卖痛我心。
心疼孩童受委屈,
理解父母多怨气。
愿使他们相融洽,
促我义教弟子规。
我花两千打广告,
陆陆续续报名来。
小到四五六七岁,
大到年龄过古稀。
我教姐姐弟子规,
弟弟三岁也共学。
有模有样背得好,
乐学精神难忘记。
大家一起来共学,
充满挑战乐趣多。
实践教学整本书,
两年写完本教材。
编好许多小故事,
文字复杂太深奥。
毫不犹豫全删掉,
重新起笔成歌谣。
周遭世界放眼看,
孝悌文化有缺失。
启蒙教育若偏颇,
刻苦耐劳难养成。
乐学华语本容易,
奈何孩童厌学习。
家长有时会抱怨,
教师无奈又疲惫。
防止社会坏趋势,
《道德经》就有解。
为无为,事无事,
味无味,啥意思?
事没发生先体察,
大气味前小气味。
小征兆要当大事,
少征兆恐大后果。
天下难事作于易,
天下大事作于细。
抱怨以德千古训,
劝君共学弟子规。
戴凯 2022年2 月22日于新加坡
全彩插图 七字一句 儿歌故事
目录: *弟子规 *亲子共学简单有效
*第一章 入则孝 儿歌故事 :
《学什么》、《嘉庚魂》、《儿哭竹》、《母教子》、《古温席》、《今捐肝》《别心急》、《恶作剧》、《欺凌篇》、《上网课》、《两个桔》、《赵简子》、《光改错》、《好孩子》、《子孝母》、《筐谏父》、《儿受杖》、《子哭父》、《尝汤药》、《父教子》、《话中话》。
*第二章 出则悌 儿歌故事:
《闹上庭》、《义胜财》、《七步诗》、《好学生》、《得宝书》、《庄敬师》、《洋规矩》、《敬尊长》、《班学艺》、《妈祖庙》、《护父兄》。
*第三章 谨 儿歌故事:
《辰起舞》、《伍连德》、《戴口罩》、《秀称帝》、《父劝儿》、《酒害人》、《再三请》、《防危险》、《学汉字》、《别粗心》、《人被打》、《莫休妻》、《濂借书》、《儿咬娘》。
*第四章 信 儿歌故事:
《门立木》、《狼来了》、《粥启示》、《戏诸侯》、《害自己》、《管闲事》、《香扼虎》、《入虎口》、《思齐贤》、《成才路》、《敢谏言》、《将相和》、《不快乐》、《母教侃》、《不偷鸡》。
*第五章 泛爱众 儿歌故事
《拒入门》、《举齐眉》、《小蜜蜂》、《冲还牛》、《选女婿》、《说大话》、《敬嫘祖》、《送鹅毛》、《不懂礼》、《劝楚王》、《狱中学》、《恩必报》、《蛋似宝》、《子退马》、《石与沙》、《六尺巷》、《德抱怨》、《儿劝父》。
*第六章 亲仁 儿歌故事
《重友情》、《够朋友》
* 第七章 余力学文 儿歌故事:
《害国家》、《刮目看》、《得书签》、《子学琴》、《问到底》、《子求知》、《落水中》、《心专一》、《猫钓鱼》、《爱护书》、《番扫屋》、《一点点》……
鸣谢:
中国北京 周萱 https://sjr.sg/2022/10/07/preface-to-…
新加坡 冯焕好(新加坡南洋初级学院前院长)
新加坡 戴文雪、李秉蘐
中国云南省昆明市海贝滇池华府俊园学校 校长王欢 邹煜 吕敏扬
中国摸象科技联合创始人兼总裁、中科智谷人工智能研究院特别顾问 袁兰
法国贝尔福-蒙贝利亚中法联谊协会 尚桂宇
日本东京 丽涛
乌克兰 芮天 《芮天谈教育》 。
暨南大学日本学院 劉鵬
聆听
孩童心声
黄乙敏家族感言
刘凱榤的妈妈王玉洁
家长张蕥hui和小女孙嬿晴
Singapore writer Pamela …e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