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太格先生是已故大画家刘抗的儿子,他精通中英双语,兼具深厚的中西方文化底蕴,是新加坡国宝级的人物。目前,他的足迹遍布大半个中国,是许多省市的政府规划顾问,被中国人尊称为“新加坡规划之父”。

      小时候,他每天勤学苦练中英双语和字画,立志当一名建筑师,改变新加坡贫穷落后的面貌。长大后,他到西方求学取经,学成归国在建屋局工作多年,也曾担任过建屋局局长,为本地的城市规划做出贡献。1982年至1992年期间,他代表新加坡建屋局被派到中国协助城市规划工作。邓小平南巡过后,他受到当时中国国务院副总理古牧的邀请到中国去发展。他辞去了建屋局的职务,因为他想要自由,想去实现儿时的愿望——当一名建筑师。

      为什么现在他改变了儿时的愿望没去做一名建筑师呢? 他说:“一座好的建筑,建得好,得益者是几千人;可是一座规划好的城市,受益的是几千万人,这效益太大了,如不去睬它,心里觉得很过意不去。”

      很多中国人都说:“新加坡你是个小国, 怎么有条件来帮我们大国?” “ 新加坡这个小地方,怎么帮我们解决北京和上海的问题呢? ” 刘太格先生解释道:“我们做城市规划的对象不是国家,是城市,规划中合理的理论可以使用在全球各地。每个城市无论再大,都要分成若干个部分,就像人体和细胞,细胞这一基本元素是一样的。”

     他由衷感谢新加坡政府给了他很好的学习机会,也由衷感谢中国给了他很多难得的设计机会,使他把新加坡的真功夫带到中国,并在规划中保留当地文化内涵。他有时会担心自己的设计在中国被修改,怕最后的效果会是差之毫厘谬之千里,令他欣慰的有些地方严禁地执行他的规划设计,例如厦门岛和扬州。

    他强调印度、中国和印尼三地的建筑项目加起来等于九个美国,规划做得好,造福中国及全球,做得差,创伤地球的环境。他给中国的城市规划提出了中肯的建议: 规划要考虑远期目标,最好能设计几个标准的卫星样板城。他认为中国有以下五大潜在机会:北京轴线——现代中国人民代表作、西咸新区——唐代文化的传承、开封——宋代文化的核心‘,曲阜——世界圣哲名城以及长岛——中国风情的世界旅游岛。他最希望有朝一日清明上河图的现代版规划概念能够成功。

      今天下午,他在醉花林俱乐部四楼发表的这场演说《我怎样为中国规划城市》,博得满堂彩。他用简捷的图表概括地表达出纷繁负杂的内容,让人一目了然;他率直坦诚,愿意把新加坡城市规划的内涵秘密向中国分享。从福州长乐国际机场,到潍坊文化中心,从桂林水印长廊,到珠海华发新城……每一张展示图都是他致力于中国城市规划的智慧结晶。七十几岁的他空着现成的座位宁愿站着演讲三小时,那种谦虚的态度,小事上的严于律己,长远独到的规划视角,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睿智幽默的语言表达以及“跟土地谈恋爱”的设计师精神,无不博得众人的尊敬和赞誉。

他鼓励新加坡的年轻人学好华语和中国文化,谦虚待人的同时也要保持尊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