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可靠消息,对标德国工业4.0的中国佛山市,日前召开了全市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发展大会,被民间誉为百亿数字化转型政策,经过30多轮易稿,终于官宣落地(《佛山市推动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发展的若干措施》)
佛山已经走出一批数字化转型的先锋企业。数据显示,佛山已拥有像海天、伊之密、维尚等45个工业互联网应用标杆示范项目、55个广东省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广东省三个灯塔工厂,佛山市就占了两个。
佛山有近10万家工业企业,规上企业超过8000多家,已有的数字化转型尖兵的数量,相对于佛山庞大的工业企业数量,仍然属于少数。
但对于佛山大多中小企业来说,开展数字化改造至少遭遇“四难”。
“资金投入难”。数字化改造是个复杂且长期的工程,需要企业投入一定的成本。
“数据采集难”。数字化改造首先是数据的互联互通,需要把原来靠老师傅的经验转化为数据。涉及到对企业组织和生产工艺的再造,是一场“伤经动骨”的改造。
“数据保护难”。数字化改造走到一定程度,企业面临着在安全与效率之间寻求平衡点的“两难”。
“决策转化难”。很多企业积累了一定数据后,往往困在了如何真正让数据转化为决策指导的关键一环上。
然而难度多高,佛山政府推动数字化转型的决心就有多大。佛山市市长郭文海在会上透露,为了制定这份方案,相关部门从4月到7月,持续4个月走遍了全国各地走在数字化改造前沿的城市,学习对标。据了解,这份政策经过30多次修改后,才最终成稿。
对比佛山历来各项扶持政策,像《佛山市推动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发展的若干措施》这样对单个企业少则200万,多则2000万甚至1个亿的扶持奖励力度极为罕见,即使放在全国,这样的奖补力度也是绝对排在前列。
此外,《措施》采取精准扶持抓要害的理念,从龙头标杆示范、集群带动中小企业、数字化供给侧优化,还有人才、金融的全方位支持。